《 空中接口学园 》
>>   教程1 原理与实现
>>>>  评《LTE教程:原理与实现》第一章

--  作者:yb00yf
--  发布时间:2013-11-26 22:09:46
概述:http://www.pch.com.cn/bbs/dispbbs.asp?boardID=19&ID=2154
核心网:http://www.pch.com.cn/bbs/dispbbs.asp?boardID=19&ID=2173
无线网:http://www.pch.com.cn/bbs/dispbbs.asp?boardID=19&ID=2180
终端:http://www.pch.com.cn/bbs/dispbbs.asp?boardID=19&ID=2193

1.1.2 该节用一句话来说就是LTE一统江湖,但是漏了一点,评价网络是否主流还应该包括终端的支持情况


[此贴子已经被tom于2013-12-24 8:28:05编辑过]

--  作者:tom
--  发布时间:2013-11-27 08:24:52
其实,覆盖的用户数量与终端是密切相关的。另外,本篇还有另外一个小标题:从主流到主流。

  BTW,你可以把读后感集中到一个帖子里,这样以后找起来方便。


--  作者:yb00yf
--  发布时间:2013-11-27 11:25:10
该节将LTE与UTRAN进行对比,指出了节点减少了,缺省了架构变化是否功能也就丢失了呢?解。要是能提及节点功能的整合就更好了。期待后面能有所涉及,另外节点减少降低了时延,期待后续讲解中能有具体时延降低的分析。
--  作者:yb00yf
--  发布时间:2013-11-28 11:04:51
该节简单的描述了LTE功能的演进,对比了协议的革命和演进,总体说信息量不大,若能把接口功能的调整例举一二就更好了。
--  作者:tom
--  发布时间:2013-11-28 16:56:36
第一章的内容是overview,对你来说可能偏浅了一些。
--  作者:yb00yf
--  发布时间:2013-11-29 15:16:07
该节标题为LTE的技术突破,粗略介绍了LTE的关键技术,指出本书的中低即:从事LTE工作的人至少应该明白OFDM和多天线技术是怎么回事,期待后期介绍,另外将LTE频谱利用的灵活性进行了分析。就个人观点来说,OFDM和MIMO都不是LTE的技术突破,只是一个实施手段而已,LTE的真正突破应该是把无线通信的核心频率资源的共享发挥到极致。
--  作者:yb00yf
--  发布时间:2013-11-30 17:29:00
该节讲了LTE速率的飞跃,若总结上来说就是从kbit->Mbit->几十Mbit->Gbit
--  作者:yb00yf
--  发布时间:2013-12-01 13:57:47
该节展示了LTE的实际测试效果,用实际效果展示了1.1.6的飞跃。呼应了1.1.6.
--  作者:yb00yf
--  发布时间:2013-12-02 19:38:16
该节的主要信息量集中于四个字:及早布局
--  作者:tom
--  发布时间:2013-12-02 21:36:54
越评越短了。
--  作者:xixigf
--  发布时间:2013-12-03 14:08:22
1.1.7中的测试结果,看不是非常清楚。
1.1.3中的架构革命中的,关于核心网络的架构说明,不是非常明白?呵呵

非常期待OFDM的章节和多天线的章节!对于多天线的作用还不明白,需要学习!很期待后面的章节啊!


--  作者:yb00yf
--  发布时间:2013-12-03 17:49:02
该节没有多大的信息量,不过提到了R10已经商用,所以做技术的人也应该更新到R10
--  作者:tom
--  发布时间:2013-12-04 08:30:01
以下是引用yb00yf在2013-12-3 17:49:02的发言:
该节没有多大的信息量,不过提到了R10已经商用,所以做技术的人也应该更新到R10


  如果你已经听说过LTE-B,那么的确没有什么新意了。
--  作者:yb00yf
--  发布时间:2013-12-04 19:17:22
评论的长短,来自该节所描述的信息量
--  作者:yb00yf
--  发布时间:2013-12-04 19:41:25
该节是对LTE-A的overview,对比了LTE-A也就是符合IMT-A标准需求的4G技术的关键性能,在对比中例举了两者之间的重要改变,另外终端制式的进步和上行链路的增强密不可分,也应该有所提及才是。
--  作者:yb00yf
--  发布时间:2013-12-05 12:04:43
该节将LTE和Wlan,两者都是接入网,实施技术都可以用OFDM+MIMO,对于用户来说高速业务的体验,在终端限制的情况下没有多大的区别。但是WLAN的和LTE的核心网差距就相当的大了,对用户的QOS保障才是LTE的优势,但WLAN的建设成本相对LTE要便宜很多。另外WLAN支持语音业务的性能和LTE支持语音业务的移动性能也有很大的差距。
--  作者:yb00yf
--  发布时间:2013-12-06 23:37:32
盖章首先将CS和PS两个domain的概念提出,虽然该节内容不多,但是非常的好。在别的LTE书籍中很难看到。另外对LTE支持业务性能3GPP也给出了具体的回答http://www.3gpp.org/news-events/3gpp-news/1268-Dispelling-LTE-Myths
--  作者:tom
--  发布时间:2013-12-07 09:21:52
教程与参考书的写作手法是不一样的。
--  作者:yb00yf
--  发布时间:2013-12-07 11:07:30
教程重在于讲,写出来的东西精炼即可。
--  作者:yb00yf
--  发布时间:2013-12-07 11:13:14
该节题为CS域和PS域设备,感觉不够精炼,把在图上多画几笔虚实或许更能帮助读者理解CS和PS的信令和数据通路。
--  作者:yb00yf
--  发布时间:2013-12-08 17:26:44
该节为EPC的overview,纵观1.1到1.2.3尽管在前面的讲解中可以看到整个EPS的系统结构,但是并没有一节对EPS的overview,也没有对接口的等进行一个overview,这或许是一个未注意的细节。在1.2.3的配图为EPC的组成,而又把EUTRAN给出来,给人很唐突的感觉。或许这几十教程,重点还是在于讲,而不是写吧
--  作者:tom
--  发布时间:2013-12-09 08:25:55
不光有E-UTRAN,还有IP网络呢。把相关的系统写出来,这是必须的。
--  作者:yb00yf
--  发布时间:2013-12-09 12:58:49
该节主讲MME的功能及接口,缺省了S10和GUTI,S_TMSI的介绍,给读者留下疑问如何在池子中UE如何选择归属MME?
--  作者:yb00yf
--  发布时间:2013-12-10 16:44:06
改节讲SGW,概述了SGW的功能,在开篇不用细讲这些功能的作用,写的很好。缺点:没有把S5/S8接口讲清楚。
--  作者:tom
--  发布时间:2013-12-11 08:30:17
以下是引用yb00yf在2013-12-10 16:44:06的发言:
缺点:没有把S5/S8接口讲清楚。


--  作者:yb00yf
--  发布时间:2013-12-12 08:38:09
以下是引用tom在2013-12-11 8:30:17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yb00yf在2013-12-10 16:44:06的发言:
 缺点:没有把S5/S8接口讲清楚。
 [/quote]

 



作为一个读者,很简单的一个疑问,两个节点之间为何有两个接口名称?讲明白了吗?
--  作者:tom
--  发布时间:2013-12-12 08:40:56
以下是引用yb00yf在2013-12-12 8:38:09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tom在2013-12-11 8:30:17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yb00yf在2013-12-10 16:44:06的发言:
  缺点:没有把S5/S8接口讲清楚。
  [/quote]

  
 [/quote]
 作为一个读者,很简单的一个疑问,两个节点之间为何有两个接口名称?讲明白了吗?


 还是比较着急呀。
--  作者:yb00yf
--  发布时间:2013-12-12 08:42:06
该节讲了PGW的功能,没有过多的描述,要想真正明白PGW的功能还得多做功课。
--  作者:yb00yf
--  发布时间:2013-12-12 13:06:02
该节讲解了前面所提到的问题S5/S8接口,问题得到解决。疑问:作为一个签约用户漫游时会选择就近的PGW做接入吗?那运营商对用户开户信息有何意义?计费如何得到保障?个人觉得漫游时不可能使用S5接口,而只能使用S8接口。在PGW的功能也应该有锚点功能。就算切换,PGW也应该是不变的。
--  作者:yb00yf
--  发布时间:2013-12-13 13:44:22
该节讲解了EPC与2/3G互通,物理设备很多都集成到一起,有效的减少了节点数量,缩短了网络时延,其实这一节可以把s3/S4接口给画一下。
--  作者:yb00yf
--  发布时间:2013-12-14 20:54:14
连载好像结束了,等看到书再书评吧
--  作者:tom
--  发布时间:2013-12-17 12:05:34
还在连载,现在是无线网了。
--  作者:yb00yf
--  发布时间:2013-12-17 18:37:23
该节第一个信息点:TS36.300,该规范必须常读,对LTE的最新技术的overview,另外SGW也具有类似池子的结构为了支持S1 Flex,SGW具有SGW-service Area的概念


--  作者:yb00yf
--  发布时间:2013-12-17 18:40:56
该节,应该是信息量最大的一节,但是在这里只是一个overview,没有过多的解释,但这些节点的功能真的很重要,值得好好的记忆和学习,或许作者重点放在讲吧。个人总结LTE的功能:拥有无限资源和管理无线资源,SAE的功能:计费和QOS保障。
--  作者:yb00yf
--  发布时间:2013-12-18 13:20:15
该节写的非常的精辟,字语不多,但重点都写到了,协议的学习一直是一个难点。为此作者专门留下提示需要读第二章才能更好的理解信息。在该节留下了一些悬念,如RLC的AM、UM、TM模式到底有哪些业务应用呢?PDCP的压缩如何实现呢?MAC层的调度,HARQ,链路自适应的实现等。期待有更精彩的内容。因为物理层作者会详讲的原因吧,没有过多的叙述,其实物理层是LTE的心脏。
--  作者:tom
--  发布时间:2013-12-19 08:25:59
1.3.3的内容其实应该先看《WCDMA空中接口技术》,这也体现出了LTE的传承。


--  作者:yb00yf
--  发布时间:2013-12-19 13:00:06
该节写的非常精彩。对于没有通信基础的初学者来说,要理解还是不是很容易,还是得先明白协议的分层结构。但对于拥有WCDMA空中接口基础的来说就是非常的清晰和清楚的明白了NAS信令传输过程。另外学习者还应该明白SRB在空中接口的位置,否则后期会出现混淆和错误。这节和前一节的信息量非常的大,需要仔细理解。要真的学明白估计还得借助其他参考书
--  作者:yb00yf
--  发布时间:2013-12-21 20:36:48
该节降到了EPS作为通信的管道EPS承载的构成,该节也是一个overview,要将该节应用到工作中还需要其他参考书。同样要结合1.3.3来记忆相关结构,否则后期也会迷糊。
--  作者:yb00yf
--  发布时间:2013-12-21 20:38:44
该节对理解信息处理流程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至于数据和信令的复用这还是一个overview,期待后续会给出一个数据包与信令复用的实例。我相信TOM老师书中肯定会有的。
--  作者:tom
--  发布时间:2013-12-22 10:07:38
这本书里面没有,其实复用在WCDMA中最明显。
--  作者:yb00yf
--  发布时间:2013-12-22 15:26:35
首先,该节的图绘制的很好,简单而明了。但是与图配套的描述就有问题了,这将导致初学者概念的不清晰。SRB和RB都是RLC层和PDCP层之间的概念,不可与物理信号相提并论。这就好比说一个RB由多个物理信道承载,都是不正确的。
--  作者:yb00yf
--  发布时间:2013-12-23 20:36:54
该节介绍了常见的基站的种类和结构,文字描述很多。个人观点:基站的分类还是不能简单的把射频拉远站和宏蜂窝,微蜂窝做为分类,因为macro和micro 均可用射频拉远的方式实现。
另外BBU和RRU之间的接口应该叫做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
--  作者:yb00yf
--  发布时间:2013-12-23 20:40:43
以下是引用yb00yf在2013-12-21 20:36:48的发言:
该节降到了EPS作为通信的管道EPS承载的构成,该节也是一个overview,要将该节应用到工作中还需要其他参考书。同样要结合1.3.3来记忆相关结构,否则后期也会迷糊。

图1.25画错了
--  作者:tom
--  发布时间:2013-12-24 08:28:47
是吗,错在哪里?
--  作者:JackLin
--  发布时间:2013-12-24 11:10:06
难道是说,S1口的l2不见了?
--  作者:yb00yf
--  发布时间:2013-12-24 20:27:20
该节介绍了终端的种类,没有多的话语描述,目前终端的种类已不止五类,已有更新了。关注终端对工程师来说最直接的可能是上下行速率和终端的映射关系了。要是能附上就更好了
--  作者:yb00yf
--  发布时间:2013-12-25 15:08:24
该节讲LTE工作频段,这是资源分配的过程,关于技术来说呢,其实可以把频段和频点的计算例出来,那就更好了。终端不止5模其实还有6模的。对于说对多模实现是资源的浪费我倒是不觉得,或许能提高竞争的门槛。
--  作者:tom
--  发布时间:2013-12-25 17:12:04
概述嘛,一开始不想有太具体的内容。

  自从微软在软件中堆砌功能,开了不好的先例后,现在硬件也这么干,实在是太浪费了。软件还可以说只消耗了硬盘,硬件上每多一频和多一模都要多用不少部件,用不着不明摆着是浪费吗?开发的工作量、测试的工作量也大很多。有多少人需要五模十频?


--  作者:yb00yf
--  发布时间:2013-12-26 20:25:43
以下是引用tom在2013-12-25 17:12:04的发言:
概述嘛,一开始不想有太具体的内容。

   自从微软在软件中堆砌功能,开了不好的先例后,现在硬件也这么干,实在是太浪费了。软件还可以说只消耗了硬盘,硬件上每多一频和多一模都要多用不少部件,用不着不明摆着是浪费吗?开发的工作量、测试的工作量也大很多。有多少人需要五模十频?
 



其实硬件一旦开发出来,将对批量生产有很大的好处。不至于全世界各个国家开发一类判断或模式。同时也要考虑一些特殊需求啊
--  作者:yb00yf
--  发布时间:2013-12-26 20:28:36
该节对工程师来说,记住DEFA频段就好了,毕竟频段是不是谁能更改的,也许是不那么重要的原因,所以TOM老师写的比较细致。
--  作者:yb00yf
--  发布时间:2013-12-27 20:46:26
该节介绍了中国TD-LTE的频段,同样的和前一节一样,对于工程师来说重点也不是那么的重要,冗余信息好事比较多,总结起来就是40用于室内,33、34、38室外,39小灵通频段退服后还会用做室内主覆盖。
--  作者:yb00yf
--  发布时间:2013-12-28 21:01:27
该节介绍了终端频段的应用,从苹果对终端频段的拆分更说明了,移动提出的5模十频将会提高终端这个行业的竞争门槛,这还是一个有远见的视野,要是网优也这样,那或许能保障通信这个高科技行业的利益,而不是“苦逼”
--  作者:yb00yf
--  发布时间:2013-12-29 14:20:29
改节更深入的介绍了LTE UE的芯片结构,对RAN工作者来说还是了解就OK
--  作者:tom
--  发布时间:2015-01-29 14:45:27
以下是引用yb00yf在2013-12-9 12:58:49的发言:
该节主讲MME的功能及接口,缺省了S10和GUTI,S_TMSI的介绍,给读者留下疑问如何在池子中UE如何选择归属MME?

  http://www.pch.com.cn/bbs/dispbbs.asp?boardid=19&id=2483这里讲了一下GUTI。


目前已经有54条评论    >>> 发表你的见解

Powered by:Old version
Copyright ©2002 - 2019空中接口学园 , 页面执行时间:281.250毫秒